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

我在之前的文章常规和非常规货币政策中简要提到过央行的政策目标,这篇文章想就这个主题继续讨论一下。美联储有两个法定的政策目标稳定物价(Stable Price)和充分就业(Maximum Employment) 稳定物价的关键在于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帮助人们维持对未来货币价值的稳定预期,以防止个人财富被通货膨胀快速侵蚀,从而可以做出稳定的投资和储蓄决定。相反的,如果出现通货紧缩,物品价格下降,债务人的实际负担就会增加,和通货膨胀的效应相反。...

货币乘数效应:经济体系里的钱是怎么变多的?

货币乘数效应(Money Multiplier)是经济学里的一个关键概念,但是经济学教材对这一概念描述往往抽象不容易理解。简单地说,货币乘数就是货币数量通过银行系统的储蓄、贷款等业务不断增多,最终经济体系中货币总量远大于初始供给的过程。为了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模型开始。 我们假设一个经济体里只有一家银行和五个人:小赵,小钱,小孙,小李,小王。小王手里有一万块,其他人都没有钱:这个经济中的货币总量是一万。小王把钱存进银行,于是他的账户上有了一万,经济体中的货币总量不变。 客户存款小王¥10,000总计¥10,000...

常规和非常规货币政策

央行(Central Banks)的主要政策目标包括稳定价格,保证充分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传统上,央行主要通过常规的货币政策(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来影响市场的流动性(Liquidity):通过降低政策利率(Policy Rate)向市场注入货币,以促进投资和消费,或者提高利率以降低流动性,抑制通货膨胀,保证价格稳定。但在经济衰退等特殊情况下,政策利率通常已经降到下限(Lower Bounds),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致命的自负》:唯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逐渐深入人心。理性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方法是说,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的来源。我们通常说的理性主义则是指人类的行为应该由理性支配这一观念。哈耶克批评的是理性主义走向极端的情况,也就是用人类理性重构扩展秩序,他用建构主义(construstivism)或者唯理性主义(scientism)来描述这种思潮。...

《致命的自负》:在本能和理性之间

哈耶克不仅要讨论计划经济制度,还要讨论其背后的社会思潮,即所谓的对人类理性的致命自负。这种自负让人们认为人类的理性可以理解一切,并且创造一种比自然秩序更为有效的经济和分配制度。为了驳倒这种自负,哈耶克首先想要回答这些问题:人类社会的原始面貌是怎么样的?他们是如何进化为当前制度的? 哈耶克对原始社会的看法和卢梭相似而和霍布斯相反,他认为原始社会是一个集体社会,人类的祖先以小群体为规模群居生活,按照同一个目标劳动。这种早期生活造就了人类的利他天性和对于集体目标的热爱。人类的活动范围如何由几百人的小社会发展成后来的大社会的?...

《致命的自负》:商业的价值

《致命的自负》是哈耶克晚年的最后一本著作。这本书出版于1970年代,主旨是批判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最初看到这本书的简介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一方面是这种对市场经济的批判在今天已经显得过时,拥抱市场经济似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另一方面包括我的大多数人都能说出一两点计划经济的弊端:经济决策过程里面信息的不完全、不及时和不对称。我自然而然地想也许在上个世纪苏联尚未解体时候,才需要一整本书来批判计划经济,但我还是决定挑一两章读读看,很快我就发现我把这件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