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认为历史是不断前进和上升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口提高,生活水准也在不断上升。然而事实是这样吗?在本书第1章“16页的人类经济史”(Introduction: The Sixteen-Pag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ord)里,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人类在1800年的经济史是被马尔萨斯陷阱所统治的:科技进步带来的短期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都会被随之而来的人口增长所抵消,导致人均生活水平停滞不前。

根据马尔萨斯理论,人均收入,包括食物、衣服、热量、照明、房屋等,虽然在各个社会和时期并不相同,但总体是停滞不前的。然而这一切都被19世纪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所改变,人类的人均收入开始突破原来的瓶颈不断增长。于是我们不禁要问:工业革命改变了什么?除此之外,我们还想要关心的事: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传统上更为领先的亚洲国家?以及从那时起,欧洲与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为何开始发生经济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以及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济虽然发展,但不平等也在逐渐扩大,并且人类似乎并比以前更加幸福,这又是为什么呢?这边是本书所想要阐明的主要内容。

总体来说这本书想用清晰直观方式为我们阐释人类经济史的变化。当然作者也不否认其中包含许多并不严谨的地方,但作者认为,在方向正确并且包含显而易见的错误的讲解要比深邃而复杂粉丝但却只是近似正确要有用的多的,因为人们可以识别简单的错误,但是却很难批判深奥的理论。

马尔萨斯模型是建立在三个假设之上的:第一每个社会都有其出生率,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出生率会提高。第二,每个社会都有死亡率,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死亡率会下降。第三,社会的物质标准随着人口上升而下降。

当我们回顾1800年以前的历史时候,有一个数据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历史上几乎所有社会的生育率都稳定在2左右。是什么力量导致长期人口增长率保持如此稳定。如果回到马尔萨斯的假设,我们就会发现:人口增长率,即出生率和死亡率只差,主要由生活水平所决定。人口增长率保持稳定也意味着人均收入在长期内并没有多大变化。这与我们通常印象中相反。

为了进一步理解马尔萨斯模型,我们必须理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规模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人口规模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定人均收入只能养活一定人口数量的规模,也即人口规模和人均收入成反比。另一方面,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交叉点事社会人口增长的均衡状态。任何工业革命前的社会的人口出生增长率最终一定会回到均衡状态,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这是为什么?

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技术和其他资源投入不变的抢矿下,总产出的增长随着人口整张而下降,也就是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逐步下降效应(diminishing return)。在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其他资源都是相对难以获得线性扩张的。因此在人口线性增长的情况下,总体产出是以减速增长的,人均收入实际上会下降。

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影响到生育率的变化:当人口增长的时候,人均收入下降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下降,出生率降低,因此总人口降低,最终回到均衡状态。相反情况亦是如此,当战争等战争疾病等因素导致死亡率提高,人均收入增长带来出生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最终要使人口数增加回到均衡状态。

但我们不禁要问1800年以后工业革命为什么可以带来人均收入持续增长?这一切的原因要归因于技术的进步最终超越了人口增加的速度和人均收入降低的速度。在1800年以前人类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增长,最终会被人口增长所吞噬。因为技术增长的速度比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而1800年工业革命以后,直到现代社会,技术进步的速度,要显著高于人类人口增长的速度,因此,人均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这一发现改变了许多关于1800年以前世界的新年。许多古代政治学者相信,在古代世界,好的政府应该努力促进社会稳定,促进人民福利的增长。但马尔萨斯模型告诉我们,这一切无益于人均福利的增长。因为稳定的社会会带来出生率的提高,人口总数的增长最终会抹去短期生活水平的进步。而我们所说的坏的社会,比如经常发生战争、疾病的社会,反而会因为增加了死亡率,而提高了人均收益。

第二个反直觉的印象是关于古代生活水平的判断。我们通常认为古代人的生活比他们的祖先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实际上在古代社会,人类社会中的不平等条件比现代远为严重。我们对古代社会的印象往往来自于社会精英对其所进行的描述,而精英们所过的生活与普通非熟练技术工人所做的生活是相差甚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