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6年出版以来,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在全世界已经累计发行超过三百万册。如果考虑到中国地摊上的海量盗版,这本书的实际销量会更加可观。一本心理自助类书籍得到这样长盛不衰的关注,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人们对影响力的话题如此感兴趣?我想最本质的原因在于:我们渴望获得对生活的控制感。

影响力匮乏

影响力匮乏是我们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从说服上司支持我们的升职计划,到说服朋友去吃川菜而不是粤菜,我们在几乎所有场合都需要影响他人的能力。如果事情向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我们会感到高兴和满足,否则我们会感到沮丧和挫折。我们有多少次使用各种方法试图影响他人,就会有多少次感到自己影响力的不足。归根结底,影响力是权力的一种体现,是使他人按照我们意愿行动的能力。我们努力扩大影响力,是因为我们对工作和生活常常感到影响力不足,控制感不够。但遗憾的是,《影响力》对我们如何提升影响能力的指导性恐怕非常有限。

《影响力》最有开创性的工作也许是总结出了影响力运行的六个主要原则:互惠原则、一致原则、社会认同原则、喜爱原则、权威原则和短缺原则。作者对每个原则都作了讨论,既包括对得出这些原则的心理学实验的介绍,也包括对这些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呈现。随着全书的推进,作者所挑选的的例子也逐渐从强调单一因素过渡为强调多个因素,在不断复习之前原则的同时也使我们更加接近真实生活中的场景。

《影响力》在两个层面上对我们有所助益。第一是打破我们关于理性决策的幻觉,我们的日常决策尤其是消费决策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性。第二是帮助我们认识到影响力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不要过于强调任何因素。自助类的书籍总是在暗示我们:面前这本书里藏着解决你生活困境的万能钥匙。然而《影响力》在指导我们如何提升影响力上着墨甚少,它的落脚点大多在提醒我们增强对影响力原则的意识。

理性决策的幻觉

如同在其他所有方面一样,我们在评估自己决策的理性程度时常常高估自己。我们认为自己决策的时候总是充满理性的,或者至少多数时候是理性的。我们很难相信自己会在不知不觉中步入许多为我们量身定做的陷进:当我们在经销商选购新车的时候,当我们在超市决定要买哪一款牙膏的时候,我们不太容易相信有许多看不见,也并不经常被我们感知到的因素正在影响着我们的决策。

西奥迪尼在书中大量引用了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作者用这些研究不断提醒读者,我们日常决策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理性倾向。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多数时候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必须放弃复杂、耗时、全局性的决策方式,而采取更加自动、更加原始和更加单一的反应方式。我们的心理倾向正是在这样反复的训练当中固定下来的。

多因素的思维方式

对于影响力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说服他人的技巧。因为多数时候影响力是通过语言呈现的,我们常常会过于强调沟通技巧对于影响和说服能力的重要性,而忽略在其他方面的投入,比如培养同事的好感度。如同作者在书中所揭示的,影响力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过程,沟通技巧只是使影响力以合适的方式陈现出来。一个只拥有良好表达能力但是为我们所讨厌的人是很难有效影响我们的。而具体到不同的场景之中,每个因素所占到的比重都不相同。从强调单一因素的思考模式转变为强调多因素的思考模式是认知进步的重要一步。

书中另一个有趣的话题是关于影响力的道德边界。作者反复强调影响力的运用应该遵循道德原则,但我们也要提高辨识恶意影响的能力。这个问题和权力的运用一样值得思考:以何种方式运用影响力才称得上道德?或者如同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所呈现的观点:道德从来都不应该是权力的运行基础。这是我们每个人要问自己的问题。

内容简介

互惠原则是人类合作的基础。我们总想对恩惠给与同样的回报,无论是出于负债感还是出于感激之心。电影《教父》开篇,教父帮助棺材店老板解决了纠纷,但一直要等到大儿子被对手乱枪打死,教父才找到棺材店老板要求对方为儿子整理遗容作为回报。互惠这个原则在人类社会当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我们在潜意识里将对朋友的帮助视作对关系的一种投资,我们期待在需要的时候朋友也会给与我们相同的帮助。在职场上我们将对他人的帮助视作一种资产,我们需要时时为这样关系注入新的资金,才能在需要帮助的时候顺利获得支持。可以说,互惠是关系的本质,如果一段关系不能产生互惠,那么这段关系将会很难维持下去。

作者在书中还提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谈判中的让步也是互惠原则的一种体现。人们并未付出实质性的代价,仅仅是谈判中的让步就会让人感到受到了恩惠。书中提到了许多互惠原则的应用,比如很多公司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但是当我们咨询完毕之后,很可能就会觉得有义务选择这家公司的服务而不是不进行比价。

承诺原则一方面来自于我们想要努力保持言行一致的道德压力,另一方面也来自于我们渴望简化判断过程、依循旧例的思维倾向。我们一直被教育要履行承诺,所以一旦我们作出了承诺,要求维持言行一致的自我便会跳出来推动我们履行承诺。作出决定之后的我们甚至会主动寻找出更多的理由来进一步增强我们决定的合理性。比如我们对于挑选出的家具会更加喜爱。这样的一致性原理背后其实是深层次的对于思考和选择的痛苦的回避,一旦做出决定我们便会认定这个决定,将它放诸脑后,因为我们知道重新审视判断不仅带来精神上的紧张,更可能带来后悔的痛苦。

社会认同原则是从众效应的一种延伸。身处人群的时候,我们总是感到有必要跟人群保持一致,这不光是因为跟群体一致让我们有被接纳的感觉,还因为特立独行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比如及时知道情景喜剧中加入的是录制笑声,我们也会情不自禁的跟着一起笑。比如欣赏歌剧的时候,如果不跟着鼓掌我们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过于苛刻。

从众效应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模式之一,它很有可能来来自于一种防御性的本能,也就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时候依靠群体的行动行动,因为进一步确认信息在很多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很多群体动物有瞭望员的角色,当它们发现危险的时候就会警告群体,虽然并不是每个成员都直接看到了危险,但它们更多的选择先相信群体的动向。

喜好原理是说我们更愿意答应自己喜欢的人的要求。在之前关于亲密关系的文章中,我曾列举过喜欢的若干原理,比如我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喜欢外表有吸引力,喜欢喜欢我们的,比如对方给我们很多称赞。我们在与新认识的朋友建立管理时总是努力从家乡、学校、居住过的城市甚至兴趣爱好寻找共同点,因为我们知道这样的相似性更能带来好感。正因如此,拥有魅力的人在人群中总是具有更他的影响力,所以我们经常选出外表出众的政治人物。

权威原则是与权力直接相关的原则:权威就是权力。人类天然愿意听从专家和权威。我们依赖知识权威给我们提供宝贵而高效的路径,帮助我们制定出色的决策。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我们自然的崇拜组织中的权威,组织当中更高职位的人的话语自带着额外的分量。我们在文化当中创造出来各种各样关于权威的符号用以表明自身的身份、品味和阶级与他人不同。比如豪车、高级西装或者定制礼服,精美的首饰还有奢侈品等等。在知识越来越纷繁负责,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今天,我们原来越需要依靠权威帮我们进行甄别。也正因如此, 我们在商业广告当中看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形象和元素。

短缺原理是说:东西越少,要的人越多。我们经常见到商家强调某件商品库存有限或者限期打折。商家们用这样的方式提醒我们商品是稀缺的,我们需要抓紧机会购买。短缺原理在之前关于亲密关系的文章中也有讨论:比如家人的阻挠让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想要跟对方在一起。如果某件东西不仅稀缺,而且我们必须通过竞争才可能得到它的时候,我们得到它的愿望就会变得更加强烈。比如房产经纪会无意中透露所看到这套房有很多人想要买,这套房产立刻变得更有吸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