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飚在《跨越边界的社区》这本书里提到“分割-攫取”的模式。也就是说,强势的势力通过分为群体而对其价值加以攫取。这样的在当代是政府在利用农民工等劳动力创造经济价值的同事,通过户籍控制的方式限制他们获得相应社会支持和资源,比如就学、就医等方面能力的政策。而在建国初期(说1949~ 1978年)则是通过人为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手段攫取农业人口的价值而用来补贴工业的方式。这种认为控制价格的做法一般跟“工农价格剪刀差”这个词联系起来,今天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个词的本来含义。

“剪刀差”的概念来自于苏联。苏联在1921年初走上和平建设轨道后,国家为加快积累工业化资金,人为地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得部分农民收入在工农业产品交换过程中转入政府支持发展的工业部门,当时人们把农业和农民丧失的这部分收入称为“贡税”或“超额税”。

在中国,1950年工农产品比价与抗日战争前的1930-1936年相比,扩大了34·4%,农民在交换中吃亏很多。因此不少人就采用“剪刀差”这个词来形容工农产品比价扩大的现状,但是此时中国使用的“剪刀差”已经与当年苏联的“剪刀差”概念有所不同了,它不是指那种政府依靠人为扩大工农产品比价来积累工业化资金的政策表现,而是指工农产品比价的不合理状态。

人们当前对于工农价格剪刀差的批评主要是说国家通过强制手段统购统销农产品,压低农产品价格从而降低农民可以获得的利润,而另一方面又通过抬高工业品的价格来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成本。剪刀差的大小如何评判?一般来说是通过对比往期的工农业产品交换比例来观察这种差别是否在扩大:农民是否需要拿出更多的农产品来交换工业产品。研究确实显示,在1950-1978年的29年中,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大约取得了5100亿元收入,平均每年从农业部门流出的资金净额达155亿元。

但也有研究认为,一般的批评夸大了剪刀差的政策对于农民困难生活的责任。研究认为,农民在建国初期的经济困难一部分来自于剪刀差政策的攫取,但更基本的情况是整个农村乃至中国社会因为采取计划经济生产积极性和生产力低下,造成了整个社会的普遍贫困。另一方面,对于剪刀差的批评也容易忽略这样的事实,即最终攫取到的利润并不是流入了国家的钱包,其仍然以补贴的方式进入了工业。

剪刀差的本身是在计划经济之下的产物,其基础是存在国家这样的强力垄断机构可以控制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实质是一种垄断行为来赚取比自由交易情况下超量的利润。这种政策客观上一方面帮助中国更快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农民生活的普遍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