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7年5月25日到9月17日,联邦制宪会议在费城市的州议会大楼召开。费城会议是美国历史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华盛顿汉密尔顿,麦迪逊,富兰克林等知名人物都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宪法将成为美国未来长久的繁荣的坚实基础。

美国宪法因为其伟大的设计成为历史长卷上的神来之笔。很多人将美国宪法的制定与独立战争联系在一起,误以为这部宪法是独立后的自然结果。实际上在联邦宪法制定之前,美国联邦一直以《联邦条例》为宪法而运行。《联邦条例》制定于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是当时的美国各州为了争取更广泛的利益而达成的结盟协议。而联邦宪法的制定过程更是充满了波折。

《联邦条例》的制定是为了在各州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联盟,以在军事,外交,商业上争取更大的利益。联邦会议作为当时的联邦政府正是在这个条例的框架之下成立和运行的。

然而由于缺乏权力根基,《联邦条例》在各个领域的表现都差强人意。军事上,联邦陆军因为军费征收不力一度濒临解散。外交上,因为财力和权力有限,也一直未能达成有效的贸易协议。联邦在商业上的表现更为糟糕。因为缺乏征税能力,同时无法独立制定国际和洲际贸易的规则,联邦政府在促进易商上的努力也收效甚微。

《联邦条例》的失败是因为其所建立的权力基础不足。整体上她只是一种联盟性质的约定。联邦之内的各州拥有完全的主权,联邦会议的决议也必须要得到州政府的通过才得以推行。联邦的财政收入需要分摊到各州,但同时她又缺乏对各州的强制征税能力,所以即使各州拖欠费用联邦也无计可施。

正是看到了联邦的这些问题,汉密尔顿、华盛顿等人决定推动重新制宪,已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联邦政府。1787年,联邦会议决定修改条例,并邀请各州代表共同商讨修改方案。因此,在最初的计划当中,也许是为了获得更多州的支持,费城会议名义上并不是为了重制宪法而是为了改进联邦条例而召开的。

费城会议上一共出现了三套主要的制宪方案。包括更加激进,提议成立国家级联邦政府的弗吉尼亚方案,更加温和、提议在现有联邦条例框架上进行改进的新泽西方案,还有与当时英国制度颇为相似的汉密尔顿方案。其中汉密尔顿的方案因为与英国政体过于接近,并且需要州权作出更多让步而最终没有被接受。

佛吉尼亚方案主要由詹姆斯麦迪逊,即后来的美国第四人总统提出。弗吉尼亚方案提议设立一个强有力的两院制立法机构,即美国国会,国会上下两院,过会两院代表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拟并选举。

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的背景是,在当时美国联邦的十三个州当中,有人口和面积都巨大的弗吉尼亚州,佐治亚州,纽约州等,也有相对更小的新泽西州、罗德岛州等州。各州虽然人口和经济实力不同,但在联邦会议中都拥有同等的投票权。因此,弗吉尼亚方案中按照人口分配国会议员比例的方案可能会削弱小州在联邦中的权力。因此,新泽西州提出了一份反对弗吉尼亚州方案的新方案。

新泽西方案提议,各州在新的两院制立法部门拥有同等的投票权,这一提议与当时的《联邦条例》完全相同。新泽西提议一方面反映了各州希望以完全独立、平等的状态自愿结成联盟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小州对于在新联邦中话语权降低的威胁的担忧。新泽西方案并未被会议认真考虑过,但是在制宪会议临近尾声的时候,小州的代表们以此为威胁阻止最后协议的达成。

在带领读者了解制宪会议的历史进程、并还原了州代表在制宪会议上的发言和背景之后,作者还试图让读者更为清楚的体会到制宪会议上最重大的争论:立法部门代表分配问题,的历史背景。因为对国会席位分派方案上的争论,制宪会议一读陷入僵局。这个时候,作者笔锋转移,带领读者对当时的美洲大陆进行了一次巡视。

这种巡视式的方式让我们更加了解费城制宪会议的历史背景,比如为何美国的人民如此真在意州权。在制宪会议陷入僵局的时候,康涅狄格妥协成为了最终的方案。这个方案主张,两院制国会当中,下院的代表名额按照每个州的人数分配,而上院代表队的名额平均分配,每州两名。这个妥协的方案平衡了大州和小州的利益,于是最终得以通过。

除了对于制宪会议的历史还原,《费城奇迹》这本书还刻画了会议上最令人瞩目的人物。包括沉默寡言的华盛顿将军,能言善辩的汉密尔顿等。其中又以对经验丰富,政治手腕高强的富兰克林博士的刻画最有趣味,比如作者还原了富兰克林在制宪会议陷入僵局时,为了鼓励大家放下成见放眼未来的而进行了轻松幽默而又发人深省的发言。正是这样的细节就让我们感到了他欢快而又充满智慧的个性。

作者在本书的最后几个章节还介绍了宪法批准的过程。因为根据新宪法的规定,比如得到13个州当中9个州的批准才能正式通过。这些情节同样精彩。

对于想要了解1787年制宪会议这段历史的读者,《费城奇迹》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作者在内容上的选取有度,重点还原了制宪会议上主要争论,而没有陷入到对于细枝末节的沉闷讨论。另一方面,对于会议上重要人物的刻画给阅读增添了趣味,也使读者通过靠近这些改变历史的人物更加体会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作者在记述会议进程期间还穿插了历史背景的介绍,以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为何当时的辩论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