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中,阿米尔汗的电影《摔跤吧,爸爸》突然在网上流行起来。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父亲培养女儿们实现梦想的故事。父亲发现女儿们的摔跤天赋之后,顶住世俗认为女性应该在家相夫教子的偏见,对她们加以培养,最终帮助女儿获得摔跤冠军从而改变女儿们命运。故事既有父女感情冲突到理解到深入的线索。

故事发生在男女极不平等的印度,女性在真实世界中的地位极底、选择极少,这部对女性具有巨大激励作用的电影自然激起了广泛的讨论。

性别角色及其社会化

性和性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男女的生理性差异,后者则是指男性和女性相关的社会和心理特征。性别角色则是指社会所期望的对于男性和女性的适当的行为表现,态度和活动。性别角色在男性和女性身上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期望男性表现出男子气概,比如冷静,果断,坚定,强大等,我们同时也期望女性表现出女子气概,比如温柔,感性,可爱等。多数时候,人们对于性别和性别角色的错位并不欢迎,比如一个表现柔弱的男性,或者一个过于男孩子气的女性。这种对于错位的厌恶正是人们对特定的性别角色抱有期望的最好证明。性别角色的形成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婴儿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开始知道外界对自己性别角色的期待,并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满足了这些特定的期望。比如当男孩子哭的时候父母通常教育他们要坚强勇敢不要哭泣,女孩子哭的时候父母则会哄他们。

男女不平等的状况

男女不平等一直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社会话题。在企业管理层,政府高层的性别组成就可以知道者仍然是一个男性的世界。在经济市场上,男女不平等也同样普遍。同样背景的男性员工和女性员工得到的待遇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处在生育年龄的女性状况更加糟糕,雇主可能因为她们在生育期间工作产出的下降对她们产生歧视。在目前的家庭结构当中,生育,抚养和照料孩子的负担大部分都由女性承担,女性在辛勤工作之外还不得不承担大量的家庭事务。

男女不平等并不是一个静止的状况,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男女不平等都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也许很难想想,在以平等自居的美国,一百年前女性还没有投票权。在不同地区,男女不平等的状况也各不相同的。在美国,禁止雇主用工当中的性别歧视既是法律上的明文规定,更是深入人心或者至少是政治正确的社会观念。比如,硅谷的科技企业会为所有的女性员工和男性员工提供带薪的产假。但在中国,法律虽然已经明文规定雇主不得因为怀孕的原因辞退女性雇员,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事情仍然屡见不鲜。

男女不平等的起源

男女在社会和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是如何产生的呢?社会学目前有两种主流的理论,第一种理论称为功能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男女的不平等起源于人类早期社会分工的差异:男性更多的负责打猎、防御、战争等工作,女性则更多的负责照顾家庭、养育子女的工作。这种分工的差异导致男性获得更多的主导权。第二种理论称为冲突论。冲突论认为男女的权力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是男性获得掌控权并对女性加以控制。同时,经济和技术力量的变化给性别角色带来了很多变化。比如冲突论认为工业革命之后对劳动力需求的升高为女性带来更多就业的机会,而技术的进步大大减轻了女性从事家务劳动的负担,更进一步带来女性社会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性别歧视

首先我们需要区别两个概念:男女不平等性别歧视。前者是一系列社会现象的描述,其本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而性别歧视则是指支持性别不平等的一系列信念。性别歧视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主观的观念,这种主观的观念既存在于歧视者的脑中,也存在于社会的集体意识当中。歧视者认为,男女天然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差别,所以男女的不平等是有其合理性的。

那么男女的群体性差异是否真的存在呢?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于,男女群体层面的差异是性别歧视的根基,我们势必要对这个根基加以检验,如果发现其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那么性别歧视的社会观念也就站不住脚了。

对男女性别差异的检验要在生理和心理层面展开。男女在生理层面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性别特征,染色体以及激素水平。在心理层面上,比如心理结构,认知能力,目前尚无确切证明男女差异足够明显。

性别歧视的危害在于,她严重阻碍了男女不平的状况的改善。性别歧视的社会观念导致女性降低自我期望,而较低的自我期望往往阻碍女性在学业和职业上获得更大的成就。性别歧视是一堵看不见的墙,它阻碍了女性的进取,尤其是在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上。同样是考试遭遇挫折,男性更可能将其归因为外部因素,比如考试的随机性,而女性就更有可能将其归因于自己的资质。这样的归因导致女性更容易放弃在学业上的进取心。在职场上同样如此,在一个充满男性的会议室,女性可能认为自己与他们是不平等的从而不敢发表意见。等等现象都是因为性别歧视造成的。

女权运动

女权运动的诉求是男女平等,也就是最终在社会层面,经济层面实现男女完全的平等。女权运动的主要困难,一方面在于与有意无意的性别歧视对抗,另一方面要与掌握权力的男性进行利益斗争。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演进,女权运动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也就是说,女权主义者在克服上述两个困难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因为社会的当权者还是男性,女权主义者是如何争取达到这些男性的支持从而获得更多的平等的呢?或者说,男女应该平等,这种观念是如何在社会当中被越来越多人认同的?是不是工业革命之后劳动力的相对匮乏导致了资本拥有者处于增加劳动力供应的目的的推动?有没有可能是政客为了获得女性选民的选票而可以支持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