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前言当中阐明了写作本书的主要意图:为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供依据,并且’批判性思维技能不应该脱离特定的学科内容’,因此本书实际上是‘心理学中的批判性思维’的介绍。

批判性思维的训练需要相应方法论的支持,为此,作者在前几章节中着重定义了科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概念。作者首先厘清了科学研究的三个特点:系统的实证主义,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纸质,以及实证性的,可解决的问题。借助这一概念的澄清,作者得以将作为科学研究的心理学和一般的世俗常识分离开,并且指出了世俗常识最大的问题:不可证伪性。即是说,一个科学理论必须能够做出具体的预测,其预测可以通过实证性的手段得到检验和证伪。

科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操作性的定义:科学理论里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测的事件,或者与可观测事件相关联,而这些可观测事件是可以被测量的。操作主义使得科学概念变得可重复,可测量并独立于个人的主观判断。这一点对于人性化的进步尤为重要。与操作主义相对的是本质主义:追求从事物的内在本质或者本质属性的角度对现象作出最终解释。实际上心理学或者任何科学都不能回答本质主义问题,关于这些问题,哲学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在随后的章节中,作者对科学和心理学中常见的思维误区进行了批判性的讨论。

第一种常见的思维误区是:过分强调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作者指出,人们赋予见证叙述过多权重的原因在于其鲜活性和生动性。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生动、在记忆中更容易提取的证据。知道了这种偏好我们得以更客观地看待见证叙述。个案研究的漏洞则在于其中的安慰剂效应:人们倾向于对任何疗法都报告有效。

第二种常见的误区是: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混淆为因果性。实际上,变量之间的相关并不说明他们的因果,第三变量有可能存在,甚至当两个变量有因果关系的时候,也不能通过相关性判定因果关系的方向。因果性的判定需要通过实验方法获得,即控制实验环境以分离出待考察变量。

第三种常见的思维误区是:认为心理学研究在实验条件下进行,并不具有解释实际生活的效力。作者指出,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分为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目标在于理论推广,因此研究的情景需要具备应用性和代表性,需要能够解释生活场景。而大多数的心理研究属于基础理论研究,用于验证有关行为的潜在机制的理论。这后一种情景下,被试的代表性就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了,控制被试的情景目的在于把研究的变量从无关变量中分离出来。

第四个常见的思维误区是:科学研究的进展是通过伟大人物的伟大灵感或伟大研究推动的。科学史上众多的伟大人物或发现的存在使我们误认为这样的伟大跃进是科学进程中的常态。实际上,科学研究往往缓慢而反复,是渐进整合而非跃进式的。从科学发现的做出,到被学术界接受,再到成为公共知识往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

第五个思维误区是’银弹理论’的思考方式: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某一个特定的原因。作者指出,人的行为是由多重原因共同决定的,在考察行为的时候要依照多样性的原则来思考。然而为什么单一解释具有诱惑力呢?因为单一解释更加有力,尤其是人们已经预设了立场和偏见的时候,往往会得到加强其偏见的解释,尤其是单一归因的解释。

第六个思维误区是不擅长使用概率化的思考方式:没有认识到心理学的大部分理论都是建立在概率的基础上。之所以需要概率化的定义,是因为偶然性总是存在且难以预料的。我们倾向于寻找世界中的各种模式并试图解释其背后的意义,却没有认识到事物背后的偶然性是无法解释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概率化的定义。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的价值除了心理学和批判性思考的入门,更在于:它引起了我对于科学方法论以及对于人类认知模式的兴趣。书中的很多主题非常有意思,值得深入探讨,比如科学与人性化,哲学与本质主义,知识在人类社会中的传承和演变过程等等,我将在尝试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对这些主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