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即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哲学与宗教都与人生相关,每种宗教都有一种核心哲学加上一定的仪式,迷信,教条等。中国人的主要关心哲学而不是宗教,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人没有对于超乎现世的价值的追求。实际上,中国人在追求哲学的过程中获取超乎现世的价值:中国哲学正式指导人们如何提高精神境界,获得超乎现世的价值。中国哲学家认为一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圣人,也就是达到与宇宙的同一,而中国哲学的的主要任务在于告诉人们怎样成为圣人。为了成为圣人,有的中国哲学家主张出世,即脱离现世,追求超道德的价值,有的主张入世,即追求道德的价值。圣人的性格特征是内圣外王,内圣是指精神境界,外王是指现实功用。中国哲学的要义就是要人养成圣人的人格。学习中国哲学的困难一方面在语言障碍,另一方面是中国哲学家简练富于暗示的表达方式。

中国哲学的背景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是社会的基础,因此中国文化传统中有重农轻商的传统。农业社会决定了家族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儒家哲学的主要内容即是解释这种结构的合理性,道家哲学则从小农生活出发,把原始社会的简朴理想化,把儿童的天真理想化进而谴责文化谴责知识。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哲学更多的以直觉作为概念的来源,因此中国古代哲学缺少知识论,缺少严密的演绎和推理,哲学作品的内容富于比喻和暗示。任何哲学都有其适用于所产生时代的内容,也有超出其所在时代的内容,后者具有更加长远的价值。

孔子:第一位教师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教师,第一个开始私人讲学的人。孔子的主要思想记录在<论语>当中. 孔子的主要思想包括:正名,义,仁,忠,恕和知命。正名的意思是凡事都有名,也就有与之对应的行为准则,当实的行为与这些准则对应的时候就是名实相符。孔子认为要治理天下第一步就是要正名。义的意思是一切人都有应该做,必须做的事,当他仅仅出于道德目的做这些事的时候就称为义。义仅仅是这些行为形式上的概括,义事的实质是仁。仁就是爱人。忠恕就是推己及人,正面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反面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忠恕就是行仁道。孔子还提出知命的观点,即宇宙是有目的有力量的,个人只需要做他应做的一切事,不用考虑结果,因为那是由天命掌控的。所以孔子说,仁者不忧,因为行仁义的人,是不考虑成败的。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是起于底层的游侠。墨子反对孔子的礼乐祖先祭祀,认为这是浪费精力和财物的。墨子还反对儒家的知命观念,认为这会造成人的懒惰和推卸责任。但儒家的命是人能掌控的范围以外的东西,在这个范围以内努力才是知命。墨子也提倡仁,到这里的仁是兼爱,即无差别的爱所有人。墨子用功利的理由加以论证说,如果人人爱人,则人人必被人爱,则对人人都有利。墨子还用天帝鬼神的监督惩罚来督促兼爱的实行。墨子在政治上提倡极权,因为他认为一切纷乱的根源在于天下之人异议,要结束这些纷乱就必须有统一的极权控制。

杨朱:道家的第一个阶段
早期道家是隐者,他们隐居山林,躲避世俗。他们还要提出一个思想体系,为他们的行为赋予意义。杨朱的思想代表道家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全生避害。这种全生避害体现在其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之一毛。第二阶段体现在试图揭示宇宙规律从而躲避祸害,第三阶段是取消自我。

孟子:儒家的理想主义学派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学说加以发展。孔子提出人应当尽其所能行义事,孟子则回答了为甚么要这样做。孟子认为,人有仁义礼智四端,只有行仁义才能使人的四端充分发展,才能成为人。孟子反对杨朱和墨子,前者的为我思想是利己,与仁的利他思想相矛盾。墨子提出的兼爱虽然也是利他,但墨子的利他是无差别的利他。另一方面,孟子认为人行仁的动力来源于内在的四端,墨子则认为人应当利他的原因在于最终有利于己。同时,孟子将儒家的仁义理论发展到政治方面,认为君王通过推己及人同样能够成为合格的君王。

名家
名家主要讨论名与实的对立。名家在古代以辩者闻名,其代表人物是惠施和公孙龙。惠施强调实的相对性,认为我们不可能通过实际经验来决定什么是最大的,什么是最小的。但我们能够独立于经验,提出绝对的概念来定义最大最小。公孙龙是另一位代表人物,他更强调名的绝对性。他以白马论和坚白石之辩闻名。名家的哲学理论发现了中国哲学中称为超乎形象的世界,也就是不能通过经验感知的世界。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老子的生活年代以及《老子》这本书的成书时间尚有争议。老子提出道的概念。道是万物所从生者,而德则是万物之所以为万物者。老子提出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万事万物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老子认为,万物应当随着自身的道发展,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理智正是道丧失的证据。老子反对知识,认为愚的状态才会使人幸福。在此基础上,老子提出了处世哲学和政治哲学。政治方面,老子认同儒家的观点,即圣人应该做王,但他认为在治理国家的时候首先应该清楚纷乱的根源,也就是人民的知识和欲望,回到原始的状态。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庄子认为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是顺乎自然的本性,也就是充分而自由的发挥自身能力的时候。庄子认为政治的治理刚好和人的本性相违背,而最好的治理就是不治理,只要顺乎人的天性,就能是所有人获得相对幸福。庄子认为一个人情的范围就是他受苦的范围。而情可以通过理和理解加以消解。比如对于死亡的忧虑,可以通过对事物的本性的理解得以减轻。庄子认为,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人应当超越自己的知识,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事物,也就是将万物看作等同的。于是,道家的全生避害的想法就不存在了,因为自己和万物是等同的。庄子认为,要达到与万物合一的境界必须要忘掉自己的试试,进入比孩童还无知的状态。